信息动态
【转载自人民日报】首届上海职业院校学生创新创意大赛举办
  • 发布时间: 2023-11-27
  • 发布人:姜泓冰
  • 浏览次数:1006

榫卯结构香薰、可触摸式盲人手表……127个创意摊位齐聚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操场,来自上海42所职业院校的学生们同场展示各自的技术技能和项目创意——这是11月11日由上海市教委主办的2023年上海市职业院校学生成长嘉年华上的场景。现场还举办了第一届上海市职业院校学生创新创意大赛决赛。

本次大赛共设科技创新组和文化创意组两个组别,自5月启动后,经过校级初赛、市级复赛,共有127个项目从505个项目中脱颖而出,进入市级决赛。其中,科技创新组项目61个、文化创意组项目66个。

“龍卯文创”团队的4名成员来自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机械工程专业二年级,平均年龄17岁。他们的项目是“多功能榫卯结构拼装套件”。团队成员徐浩祺说,“一年级时上了与拼装有关的课程,我们就想能不能把中国古代建筑的榫卯结构与现代电子技术结合,做出一个文创产品。” 他们用3D打印机制作的凉亭香薰灯模型,部件全用榫卯拼装,里面有热敏电阻,点燃蜡烛后热气上升,就会发出香味和光亮。

“最大的困难是如何掌握好精细度,不断调整3D打印效果。”项目负责人程星宇说。“学校设有3D打印的实训室,有20台设备,学生可以预约使用。”团队指导老师朱汝晨说,这个项目团队的成员都已获得3D打印的职业技能证书,所有展示模型都由他们自己绘制图纸、自主打印。

图片1.jpg?x-oss-process=style/w10

“龍卯文创”项目团队展示参赛作品。汪骞摄

上海工程技术大学“降废减耗——环保型电弧焊”项目团队的3名成员来自3个专业,分别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、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和电汽运行与控制专业。他们制作的电弧焊训练机,可以模拟真实的焊接过程。“在课程实训时,老师总担心发生事故,但焊接又需要反复练习,如果有一台仿真机,就可以便于教学。”李俊杰同学说,与市面上同类产品相比,他们设计制作的训练机成本低,也更环保。

对这些职校学生而言,此次大赛不仅是一场比赛,更是一个学习、成长和展现自我的平台。通过参赛,同学们锻炼了团队协作能力、创新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,还通过校际交流平台,促进了知识、技能和经验的分享。

嘉年华当天,开展了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“大国工匠进校园”启动仪式和公众开放体验活动。

责任编辑:姜泓冰